天柱山

明天
后天

微信 微信
微博 微博
一部手机游潜山 一部手机游潜山
抖音 抖音
回到顶部
您所在位置: 天柱概况 >  导游词 > 详情页
第六篇 龙潭河景区
签发时间:2019-08-21T09:21:07字数:29210

导游内容:概述→走马岗→万涧竹海→积翠谷→前关→道士崖、齐云庵→万涧戏楼→杨家老屋→双河口→地维湖(雷公井水库)→上峰庵→龙潭河街→龙潭河传说

概述

龙潭河景区位于整个风景区的东北部,景区内山峦起伏,茂林修竹,河道弯弯,梯田层层,农舍古屋,一派生机盎然的山野田园风光。如果说前山以绮丽的自然风光并伴有摩崖石刻为主的雅文化为特色,到龙潭河景区扑面而来的是田园诗一般的自然风光和浓郁淳朴的民风。从大山深处奔流而出的皖河,在龙潭河一段形成九扭十八湾的峡谷美景,我们将在那里享受竹筏漂流的快意。龙潭境内有全县最大的林海,被称为安徽竹乡,毛竹蓄积量占全市蓄积量首位,曾有斗竹进京参展,居民生产、生活都与竹子相关,别忘记品味竹园人家的鲜笋、竹荪。

在龙潭,我们还可欣赏到古民居和祠堂,观赏古老的水碓,领略山野人家的生活景况。

走马岗

前方有座石亭,名叫叠翠亭,建于1987年,66檐,以本山粗颗粒花岗岩为材料。这座亭造型优美,不仅能供游人歇息,而且是游路指示亭。望南,下千丈崖经阳关三叠过大天门到牧羊河,可达一索下站的停车场,约4公里路程。

望北便是走马岗,清顺治五年,明宗室朱统锜占据潜山北面昆仑、横山各寨,周损、羽仪等占据西关寨,反清复明。当时有明朝遗民傅梦弼与义堂和尚占据皖涧寨响应。因皖涧寨与北方各寨遥遥相望,可以互相支援。走马岗岭高路平,踞寨期间,每天派骑兵在岗上巡逻,既可观察敌情,又可壮声威,于是便称为走马岗。

走马岗海拔近千米,步道修在山脊线上,两旁是悬崖千丈,岗上游路却宽阔平坦。这里是观赏万涧竹海的最佳方位。朋友们,请随我一同走马看景吧!

万涧竹海

走马岗以北,广生毛竹,面积超过2万亩,称为万涧竹海。大海有波涛,竹海也有竹浪。从远处看,崇山峻岭间,茂密的山竹,遮天蔽日。放眼望去,郁郁葱葱;山风起处,竹浪翻飞,令人心旷神怡。从近处看,溪唱泉鸣,竹林中小路曲径通幽,修竹掩映下是小桥流水。翠竹,被视为谦虚和高洁的象征。它生长于贫瘠的山野,四季常青。松竹梅,被称之为岁寒三君子,受到人们的敬重。我们这里生长的都是毛竹,毛竹高大粗壮,是不可或缺的建筑材料,也是生产竹制品的主要原料。因此,万涧竹海不仅是一片风景,也是一座绿色银行。

积翠谷

走马岗以南,上至千丈崖,下至阴阳河,长达3公里的幽深峡谷称积翠谷,又称老虎沟。70年代常有华南虎出没。积翠谷山高谷深,右为覆盆、大天狮、小天狮、掌锣寨峰峦连绵;左为走马岗、东关、大托朱岭、长岗,一马长川直抵万涧。细心的游客会发觉,从谷端滚落的大石头,沿着谷底形成石林,石林上长满攀援类藤蔓,春绿秋红,人行其间,很有趣味性,发源于两旁山地的溪水,越淌越丰,悬崖上挂着瀑布,谷底下流着清流。由于人迹罕至,这里动物植物资源仍保持原生状态,可以说是天柱山动植物的基因库。下游两河,平日一干一湿,故称为阴阳河,阳河水流湍湍,阴河一片砾石,原来水从砾石底部流淌,地理学上称为潜流。

前关

走马岗东道下,前为朱岭。左边大石上的三孔,对称两方形孔安装扶手,圆形为石碓嘴,古代据寨军民舂稻谷。前行10米不规则石槽作什么用呢?你看开口处稍高,尾部低平,原来是火炮的底座。明末,傅梦弼与义堂和尚见这里地势险要,南北悬崖绝谷,正顶安炮,当时清军梁大用部屡攻不下。后来地方上两个秀才出了个计策,佯攻掌锣寨,在上击锣求援,傅梦弼、义堂和尚派兵前去支援,万涧寨一时空虚,清军趁虚而入,方才攻占前关万涧寨。古代关寨到今天是观景的好地方,你看东南翠岗环绕,皖水、潜河历历在目,湖泊、村庄点缀其间,真是世外仙境,人间福地。

道士崖、齐云庵

我们往右看,大托峰东侧的山崖眉眼分明,称为道士崖。从这里看去,崖是一张脸,脸是一座崖。天柱山是道教名山,明清后道教与佛教合流,方士流入民间。左朱岭有齐云山道庵,明代道士陈大中始建,供的是释迦牟尼、玉皇、观音、王母、护地大王(刘源)等塑像。19292月,中共潜山县委在此召开全县党员代表大会,改组潜山县委,确定开展武装斗争。这座深山小庵还有一段光荣的历史。

万涧戏楼

万涧古戏楼又名杨家祠堂戏台,属省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是皖西南典型的南台北祠式建筑。始建于清乾隆初年,道光19年(1839年)、民国3年重修。整个祠堂三厅两厢,戏楼位于前厅,高地面2.8米,中间为正台,左右为副台。正台宽5.5米,深6米,高约3米,面积33平方米。左右副台面积各40平方米,供演员化妆、乐队伴奏用。中后厅与两个露天庭院可纳观众700余人。戏楼属亭阁式木质结构,飞檐翘角,古朴典雅。这里曾接待过京剧、徽调、高腔、弹腔、黄梅戏等班社演出,正台后侧横坊上记录了这些班社演出的剧目和班主堂社姓名。

杨家老屋

从杨氏宗祠向北,一路上村舍点点。沿着万涧河西行200米,一组村落造型别致,素雅大方,这就是杨家老屋,是杨姓较早祖居地,现属省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查阅中国姓氏,杨姓原出于春秋时羊舌氏,晋国大夫羊舌,是当时著名的贤臣。他的封邑在山西省洪洞县东南,称杨      ban),他的儿子食我以杨为姓氏,称杨食我。杨食我因帮朋友处死了两个相互交换妻子的家臣,得罪了晋国顷王,晋顷王灭了羊舌家族,瓜分了他们耕地,杨食我子孙,逃往华山。明初洪武年间杨氏第十七代宗祖杨真一率一支宗族,沿着皖水上移到这里定居下来。老屋始建不晚于康熙年间(康熙58年,即1719年),因杨家老屋现存一块牌匾中有翰宛储村题额。老屋的建设布局是层层深入,步步景移。连体民居,正门是字型,门前原有池塘,称元宝堂,大门内五进三厅,东西巷置有对称天井。原东有木亭一座,西有寨跺望楼砖饰影墙,木格花窗,四水归堂,应肥水不外流之风尚,厅堂多悬堂匾、楹联,嘉庆年间寿匾多达6块。

离老屋不远,万涧河与余河汇合后,流经一段幽深的峡谷,迭水从一个又一个碧潭中打着旋涡流下,百折千转,两侧崖涧竹树葱茏,河滩上浑圆大石不计其数。其中龙潭瀑布最奇,上游一股水从石缝斜喷入潭,又在3米之外涌出,潭深不可测,上部阳光呈光柱状在暗绿色水面扫射移动,俗称双河戏水。如果时间充裕,可作小游。

双河口

出了竹林又进竹林。前边有三棵古树,一棵榆树,两棵枫树,树龄都在300年以上,树老根深、枝叶繁茂。树下村落地名叫双河口,即万涧河与滑石河在这里会合。村庄原名杨家楼屋。很早的时候,有位山外的姑娘嫁到这里,姑娘初到这地方,抬头不见天,整天忧愁恼闷,贴心丈夫问清缘由,就依照山外姑娘家小楼在大树这头重建。一栋小楼建好了,飞檐翘角,姑娘很称心,像住在娘家一样。这栋小楼不知什么时候倒坍了,但楼上雕花栏杆仍保留在。我们现在看到的房子是近年维修的,你看青瓦白墙,原木廊柱,古香古色。我们在这里开辟了茶社,布置古代仕女服饰展,大家可以稍事休息,看看水碓,观摩茶道表演,参观自夏代至明清古代妇女服饰演变,了解我们皖西南淳朴带些淮夷族野味的风俗民情。

地维湖(雷公井水库)

山上有天柱峰,山下有地维湖,命名依据出自共工触不周山典故。

地维湖上游有雷公井,因此也称为雷公井水库,建成于20008月。地维湖为狭谷型人工湖,这座大坝拦截了河谷,大坝最高处有50余米,坝长200多米。引水隧洞从这里穿过这座大山,直径达5.6米,隧洞长一华里多。发电量每小时1.5万千瓦。水库另一个重要功能是旅游,长达5公里的水面,碧波荡漾,水质清澄,能见水下10米的游鱼、石礁。河谷两岸山坡陡峭,环境清幽。您若乘上游艇,穿行湖面,仿佛进入了一条绿色隧道。

上峰庵

过龙潭河大桥左行2公里,掩映在青山翠竹中的就是上峰庵。上峰庵由明万历年间的太空和尚创建,距今已有400多年的历史。我们连登200多级台阶后,可以看见翠峰两分,中开一坪,竹树葱郁,环境十分清幽。右上有亭接引,行40米为大雄宝殿,进为后殿,左右有寮房。这里供奉的是佛教中的三方佛祖,还有一尊观音佛像非常珍贵,已有两百多年历史。此外,这里还有太空泉碑、三座和尚塔等遗迹。太空和尚是河南人,为临济宗32世的嫡派。当时他来到龙潭,见这里形胜景幽,欲在此建禅林。此山是当地名人彭竹溪家的山场,彭竹溪也笃信佛教,他便将山场施舍给太空建庵。初建时屋宇三进,装塑佛像,清康熙53年遭毁;雍正5年重建。现在建筑是文革后渐次恢复的。据说太空和尚建庵时,破草开荒,凿石垒土,艰苦备加,但这里却没有水源,大师很忧虑,在地上下跪祈祷三天三夜,忽然地上裂开一道缝隙,清泉随之涌出,虽大旱而不断流。于是禅师立碑,命名为太空泉。有了这眼清泉,上峰庵才得以香火兴旺。

龙潭河街

龙潭河街是依山面水型的集镇,老河街历史悠久。据说早在春秋时,舒龚国的国都设在龙潭街。从皖河中游发现多处新石器时代遗址所出土的石簇、鼎足、陶片等文物看,西汉时期,这里居民渐增,商贾活跃。80年代从下游仙人地一次发掘王莽新政的五铢钱30多公斤。明清间龙潭更加昌盛,上游盛产的竹木、药材、土纸、生漆等土产在这里集转,水运至石牌、安庆等地,清嘉庆年间商埠初具规模,民国时三教九流齐全,俗称小上海。第二次国内革命战争时期,这里是红军游击队的据地,因此也反复遭到国民党军队的清剿,数十年的战火使龙潭老街由繁华昌盛而变得冷落萧条了。龙潭也是一块英雄的土地,从第二次国内革命战争到刘邓大军挺进大别山,龙潭人民在中国共产党领导下坚持不屈不挠的斗争,做出了巨大牺牲,现有姓名可查的烈士就有30余人。

龙潭河景区将开发主要景点15处,增加兴建古戏楼、旅游商品街、竹筏漂流码头、停车场等基础设施。千年老街将以优美富庶、充满文化气息的旅游集镇展现在世人面前。

龙潭河传说

长江三峡大家都比较熟悉,龙潭河属皖河上游,有皖西小三峡之称,主要由天柱山的山阴之水汇集而成。这里峡谷风光奇特,当地民歌唱道:九扭十八湾,湾湾有险滩,滩滩有美景,景景都迷人。这条河为何叫龙潭河呢?关于龙潭河有这样一段传说——

唐朝初年有个李靖,少壮喜欢打猎。一天来到天柱山,看见一群野鹿在山岗上,李靖拔脚就追,野鹿向深林窜逃。追着追着,突然山雾四起。李靖既看不见鹿群去向,也不辨东西南北,只得顺着山势摸索前进。许久,忽见前方有一缕灯光,李靖大喜,跑来一看,原是一座庄园,朱门重环,庄严肃穆,便连忙敲门。不一会儿门开了,屋中出来一人问为何深夜敲门。李靖施礼后说:我是山下人,因追鹿遇雾,不辨东西,也不知此是何时,故冒昧扣门,请容一宿。门人答道:我去请示主人,你随我来!李靖进屋,举目一看,心中大惊:室内金碧辉煌,这是何等人家!片刻,出来一女子对李靖说:太夫人到。李靖急忙拜见,央求借宿,太夫人沉思了一会说:本不想留你,但见你一人在此,暂居一宿,明晨必须走。接着吩咐招待吃晚饭和安顿房铺。李靖吃完饭,又进寝室休息。至三更,忽听见门外扣声甚急,屋内一人开门迎入。来者说:天符到,命你家大王今晚降雨一尺,以此山周围七百里为限,到五更必止。要均匀而下,不暴降。请马上行事,我急要返回复命。言毕,将天符授与门人后即匆匆而去。门人禀告了太夫人。太夫人叫起李靖,对李靖说:你不知道,我这府第,非常人之宅,乃是龙宫,随云海移动而寓此地。今天我大儿子去东海,至今未归,二儿子又去西海游玩,原定今日返回,现却无讯息,刚才接到天符要我儿降雨,现宫内女辈不能做,故想来想去只好请求你帮忙。李靖闻言又惊又奇,为难地说:我是凡夫俗子,不能呼风唤雨,怎么能下雨呢?太夫人说:不妨,我教你!李靖自幼胆大,且常习武,故马上答应:一切听老夫人安排。太夫人听了,点点头,命人牵马和取施雨器来,对李靖说道:这马是青骢神马,会腾云驾雾。你抓住马鬃坐稳,它即扬蹄腾飞。你把这小瓶中水滴一点在马鬃上,鬃扬水落就是下雨,切勿多滴,五更即回。李靖满怀信心地答应:请太夫人放心!太夫人说:好,上马吧!李靖跨上马,青骢马即从平地跃起腾入云端,霎时,云雾随马躯而凝集,霹雳追马蹄起落而轰鸣。李靖摘下宝瓶在马鬃上滴了一滴水,马鬃抖动,雨水飘飘洒洒地落在大地上。李靖心想,我上山的时候,看见山下田野地旱发裂,禾苗奄奄一息,现在虽下了雨,恐无济于事,今晚施雨,有权在手,何不趁机多滴几滴使沟渠塘堰灌满,也为百姓做一件好事。于是又取下施雨器,连向马鬃上滴了九滴水。俄顷,大雨倾盆,落在山之四周。事毕,李靖洋洋得意地返归复命。刚下马来到堂前拜见太夫人,只见太夫人大怒不止说:你竖子,怎么不按我嘱咐行事。你要知道这宝瓶中一滴水,平地一尺雨,我叫你滴一滴,你却私施九滴。现在平地陡涨丈余大水,百姓遭殃了!上帝得知已差天神去捉我儿子了,我也挨了八十抬杖。你害了百姓,害了我们全家。唉!你这凡间俗子,不懂龙宫秘密,云雨变化,误了大事。也怪我那两个儿子,玩忽职守,酿成大祸。现在你快走吧,雨师正要抓你呢!李靖连连叩头谢罪,转身就跑。跑到半山腰,举目一望,见山下大水茫茫,村庄田园皆在水中。自家屋宇也不见了,李靖无家可归,只得远徙陕西定居,潜心研究兵法。后辅助唐高祖屡立战功,历任兵部尚书、尚书右仆射高官,封卫国公。

再说天将将二龙王抓回宫,对他们说:你们违犯天条,罪不在赦,姑念降雨之事,不是你们亲自所为,故将你们母子分居三地,思过百年。龙母仍居天柱山中神秘谷内,大龙王、小龙王分居潜河、皖河深渊中,不得随意出入。这三处都是这次大水冲出的深涧、深潭、深渊。从那时起,天柱山中及皖潜二水,都有神龙栖息。皖河上游之深潭,故称龙潭,河也叫做龙潭河了。


THE   EN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