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游内容:概述→九井西风→三肩湾→珍珠井→三牲井→三井瀑布→下炼丹→风井→天祚宫遗址→贺家畈→五井六井→及第庵→吴家宕→毛女峰
概述
各位游客,我们今天游览的是九井河景区。九井河景区位于天柱山风景名胜区南面,面积13.94平方公里,因一河九井而得名。“九”不是实数,这条长约11公里的河流,落差550米,她的源头在飞来峰,沿途汇集数不清溪流曲折宛转,奔流而下,落差越大,瀑布跌水越多。常言道“水滴石穿”,坚硬的花岗岩面上,由于水流常年累月的冲击,形成一个个深潭,当地人叫“井”。这里比较壮观的瀑布有20多条,水潭更多,但习惯上仍称“九井”。
九井西风
明代一些文人将潜山风景名胜集中概括为“潜阳十景”。其中,“九井西风”一景最为奇特。这在全国名山中是绝无仅有的。奇在哪里呢?“西风每夜从此起,自山谷真源以至沙河,松吟竹韵,谷应山鸣,自子至卯方息。”为什么会出现这种现象呢?志书记载:“山谷寺的宝志公与白鹤道人斗法,道人在左边设了九个厕所,志公卓锡九井,为西风反吹焉。”这仅是传说,并无科学根据,西风每夜从子时起的真正原因是:九井河一带地形西高东低,有多条从山顶潜河辐射的喇叭谷口,区域的小气候特征非常明显,尤其是夏季,白天太阳照射的热量被潜河大面积的沙滩吸收,到了夜晚,沙滩热量又散发出来,热气流向喇叭谷上游流动,被九井河谷植被水面吸收,河谷内冷气流则向下游流动,形成河谷间冷热空气的对流。因受西高东低河谷挟制,而形成独特的西风,夜间子时左右,对流加剧,西风越加强烈,而到卯时左右,早晨太阳升起,沙滩又开始吸热,对流变缓,西风也就逐渐停息了。
明代罗庄赞“九井西风”:“九龙井畔多灵湫,西风日夕寒飕飕。居民不特少蚊蚋,六月不热疑清秋。”可见“九井河”这里小气候特别好,是夏季避暑休闲的好地方。
落马桥,前面就是落马桥,过去是木桥,现在改为公路桥。落马桥,谁落马呢?相传宋代皇帝赵恒,听信谗言,废后宫李妃,贬到天柱山冷宫。当时侍官问:“天柱山遍地荒草,娘娘何处安身?”皇帝盛怒之下,说“草屋三间”,拂袖而去。侍官宣读圣旨,故意将“草屋三间”宣读成“造屋三千”。三千宫殿落成后,李妃入住。转眼过了两年,太后想念李妃,前来天柱山看望,到了这里,见前方宫殿巍峨,连绵十里,全然不见三间草屋,惊得她从马上摔下来,后来这座桥便称为落马桥了。
三肩湾
这里是九井河入口三角洲,又叫三肩湾。潜河,亦称潜水,发源于岳西县的来榜坳,在怀宁县山口石牌注入长江,流经岳西、潜山、怀宁三县,全长116公里,河宽上段为120米至300米,下段为300米至500米。这里处于中段,左为三肩岭,是因为山区农民挑担子上岭,扁担在肩上左右换三次。三肩湾最大的特色是沙滩上布满了五颜六色的鹅卵石,其中不少珍品,对爱石收藏的朋友来说,三肩湾是一个充满魅力的地方。
珍珠井
现在我们逆河而上,走过这段山路,我们到达的是珍珠井。因河道较宽水势平缓,河床上堆积的石头与水流碰撞的水花,泛出珍珠般的银光,几棵杨柳斜依在河边,古朴的小村庄临河面山,一副绝妙的山村小桥流水图。
那边有两间草屋,你们说是做什么用的?那是最古老的水碓,工作原理可和三峡电站发电原理相同。过去主要用于将木片粉碎成木粉,加工各种火香寺庙敬佛,农民吸旱烟,都用这种火香。
三牲井
水碓上方水潭,当地人称三牲井,本来三牲为猪、牛、羊,这里却用狗牲。旧志记载:早年每逢大旱 ,杀犬投入井中,必降大雨,犬亦泛出。杀狗投潭是古代民间求雨仪式。民间还有一种仪式,久旱不雨,各家各户,男女老少戴斗笠穿上蓑衣,敲打盆、桶、罐之类的盛水容器,将狗抬着沿河游行。年长者用竹筒从山顶取来的“天水”,沿途滴洒,每三天进行一次,直至下雨。地方官吏,直至皇上,为解除旱情也举行隆重祷雨仪式。
宋仁宗时,全国定十二处斋醮,道教祈雨法事仪式地点大都在各山洞府。天柱山《道经》中是司命真君的洞府,因此被列为全国祈雨的地点。祈雨时用铜制的金条和石头做的石片,投向水中,象征向水神进贡黄金美玉,求水神赐降雨水,解除一方旱情。当那些特使大臣、地方官吏,兴师动众,来到这里,以这种方式祈雨的时候,游客朋友,你作何感想?他们是真诚造福一方,为民解忧,还是糊弄老百姓呢?现江家畈祈雨台、石基尚存,后代不断开凿,已不见当年的形胜了。
三井瀑布
天柱山山高水长,李白说它“秀水含秀气”。这里到处是流泉飞瀑,有的银练飞舞、银河倒悬;有的气垫磅礴、声震数里;有的轻盈秀丽,象是新娘的面纱;有的一线细流,如天蛛垂丝,真是多姿多彩,美不胜收。百闻不如一见,我们先去观赏三井瀑布。
转过山口,三井瀑布从黝黑色石缝间飞泄而下,紫烟升腾,远看像“天”字,近看似“人”字,走到瀑布下面潭边,则“天人合一,物我两忘”,融为一体了。
瀑布分为三叠,上下落差38米,宽10余米,丰水季节,瀑布宽达20米,轰声如雷,声震数里之外。“三井”又称龙井、龙潭。这里有美丽传说:说东海龙王有九个儿子,个个金鳞银甲,能腾云驾雾、兴风作雨。有一年皖西大旱,赤地千里,老百姓供犬祈雨,龙王知道后,便令九子行云播雨,普降甘霖。九子化龙西行,经过太湖,见碧波千顷,很是优美,颇有逗留之意。老大对几位弟弟说“我们兄弟九个常年居住海底、此处碧波荡漾、翠柳浮烟,何不游玩一阵再去行雨不迟。”众兄弟连声说好。于是一起降落太湖之中,尽情嬉戏,兴风作浪,好不快活。九龙戏太湖,百姓遭了殃,四岸洪水泛滥,田地房屋都被洪水吞噬。老百姓扶老携幼,逃上天柱山,求司命真君惩罚九龙。司命真君问明情由,便命金童玉女到太湖召集九龙,九龙闻听,方知作孽,个个吓得面如土色,赶紧到皖西降雨。真君责九龙行雨不到,有违父命,又在太湖兴风作浪,为害百姓,罚它们在天柱山兴云吐雾三年,等风调雨顺再回东海。九龙自知犯了天条,不敢违抗,只好隐身天柱山,一龙一潭,每天兴云吐雾,水潭越吸越深,云雾越兴越多,九潭吸成深井,九潭河改成九井河。后来有人用四两麻线系石,试其深浅,个个打不到底。因此又说九井河与东海相连,东海潮涨,九井水满,东海潮落,九井河水也就浅了。又说,天柱山云雾太多了,一年当中有一半时间看不到天柱峰,也是九龙吐的。到现在也散不尽。从左边台阶可上瀑顶,这里有小水电站。经祷雨台过河到这村庄称江家老屋。江家老屋现有房子是清代建筑,典型江淮皖西南民居风格,青砖、小瓦,门廊、巷道。因处在深山,防盗用夹墙,加粗门档,房子不大,防卫森严。门前池塘,大家可注意,东南方向这棵树,可有讲究。从地理风水上说,左边青龙应高于右边白虎,左青龙岗不高,又隔条小河,离屋子较远,为弥补这一缺陷,就载树加高青龙了。“两河抱金”的地势,历来被称为风水宝地。对面是龙潭山,旧志记载在;龙潭山有商时锡则子,乘龙为汤王讲经的神话。祷雨台就是讲经台。70年代还有台基,现在只留台址了。
下炼丹
在这如诗似画的小村落,我们稍事休息。
离开江家畈,再上行一公里,便是“造屋三千”的后宫殿了。
庄子说:“天地有大美而不言。”我们出门旅游就是寻找“美”的,其实美存在天地间,你看这绿茵茵的草地,清亮亮的溪水。几个河石汀步,到对岸歪脖子树,树缝隙中露出农房、村舍这些景物,构成一组很有意境的山村画图。缺一样这画不完整了。各自位置移动一下,这画面就不和谐了。古希腊有个美学家叫毕达哥拉斯,他说:“美在和谐”。好!大家都发现美找到美。
从江家畈到贺家畈,古称下炼丹。天柱山是道教名山,汉朝末年(公元190—195年)方士左慈“明五经,通星气。”东汉道教中丹鼎道术由他继承和发展。从这里到茶庄分布不少炼丹灶遗址,这处石块砌成墩台,相传就是炼丹灶。
九井河水流到这一带,河床宽阔,河床中大石相陈,河水将它们雕刻得奇形怪状,乌龟伸颈,鳄鱼争食。这里溪流里偶尔还看到娃娃鱼。宽头扁嘴,摇着胡须,懒洋洋的趴在石头上晒太阳,如果你看到可不能抓,它是国家二类保护动物。
风井
转过这个山坡就是四井,既风井。当地群众称吊罐井,石 门潭。是九井中最深的井。现在我们跨过小河,水潭东边悬崖有一副石刻“止泓赵希衮治郡终更蒙恩予节朝谒天祚小憩观雪。”刻石的时间是端平元年正月壬寅(1225年)。赵希衮,字君绰。曾任安庆郡守,任期内,兴修水利,城区建设很有政绩,就是他任满时与几个朋友在这里休闲观雪时刻下的。字体很奇崛有篆隶古风。这条瀑布的水流从顶端飞出,空投潭内,象是白龙入潭。水柱又从潭底冲出,沿第二层迭水溢出。瀑布总落差达42米,上下水流共响,山谷回鸣。水大时只能看到一潭水雾,白烟升腾。雨后能看到上下两道彩虹。确实令人神往。右边那条细流象一匹玉帛从崖顶挂下来,那是上面电站蓄水渠溢出的水,倒也增添了一条人工瀑布。
天祚宫遗址
四井瀑布对面大小不一的梯田,原是天祚宫的遗址。大家知道宫、观是我国道教的建筑。天祚宫,俗称后宫殿,道书记载宋太祖遣使投金龙玉简,就在这里,并于当年在此建宫。最早称为天休宫。政和二年(公元1112年)朝廷赐钱鼎,规格很高,过了五年,宣和二年(1117年),徽宗又为天休观书天祚宫御笔。这一时期是天柱山道教最鼎盛时期,当时有“三千道士八百僧”之说,道士多于和尚。
宋建炎期间(1127—1130年),江北广大地区沦为宋金战场,天祚宫毁于兵火。绍兴二十一年(公元1151年)郡守李发新在旧址建老君殿,从真源宫(前宫)选道士董师先住持老君殿,奉以香火。南宋末年,潜山义民刘源结寨抗元,坚持作战18年,老君殿又毁于兵火。到了明初洪武年间(1368—1398年)恢复主殿,司命真君行祠,明末张献忠与官军作战又毁掉了。民国初年,重建三官殿,不知什么时候也倒塌了,仅剩门楼。上世纪70年代造用,将门楼石雕拆除了。前面田埂石坝上有门楼盖顶和武士像。大家可以与古代武士拍照留念,让武士保佑大家一生平安。注意用侧逆光效果更好。
千百年来,天柱山奇秀的风光、山水胜景,吸引封建社会各界很多人士,他们不仅登临游览,留连忘返,还建亭阁彰显名胜,或者筑堂舍为自己休闲娱乐,所以天柱山文物古迹、风景名胜比其它地方多。但是千百年来,这些文物胜迹不是毁于兵火,就是失修废弃。今天我们一路走来,想大家同样有这样感叹。不过天地万物,兴废有时,这也是古往今来的自然规律。以史为鉴,可知兴衰,让我们珍惜今天,走向明天。
贺家畈
看过“四井”,我们暂时告别九井河,从左边步道上山。翻过这个山岗就是贺家畈。顾名思义,这里居民多姓贺,是出“山猴子”的地方。“山猴子”最擅长爬山,也称药农。贺姓祖祖辈辈住在深山老林,出门就上岭,回家得爬坡,练就一身攀崖登顶的硬功夫。他们能用一根长绳登上悬崖绝壁采摘石耳。天柱峰顶的石刻就是贺姓上辈刻的,下辈填描的。
五井六井
这里五井又名天井,又称磨潭井,井口如磨,但井水清澈如镜,村姑可临井梳妆。
九井河曲折宛转,沿途接纳了很多溪流,最大一股是从毛女峰旁九曲岭流下九曲溪经宋家大板桥会水。我们沿着干流左行,经狮回头石,又能看到一个壮观瀑布,即六井,又名“丫”字瀑。水流落差达60余米,山洪暴发,水流喷出百米之外。左边苍崖古松,右边翠竹山花尽在水雾之中,那时来观瀑,真正是雾里看花,水中世界。大家看第一层叠水都有水冲的圆坑,当地人称为仙女盆,说是董永和七仙女为感谢六个姐姐下凡织锦,将三年长工改为百日,请姐姐洗澡的地方。很明显,这是潜山人挚爱黄梅戏,按“天仙配”编出来的故事。
及第庵
我们现在沿着河边小道,翻过这座山岗,前往及第庵游览。
及第庵掩隐在茂林修竹之中,俗名七里庵,实为及第庵,由安庆副总兵金抱一于康熙三年捐资修建。
金抱一,銮仪卫人,是清初的武状元,民间有传说,金抱一乘船进京赶考,船行江中,天气突变,电闪雷鸣,忽有鹦鹉飞至船上,连声叫着“雷打金抱一,雷打金抱一。”船上的人知道金抱一在船上,一听雷打金抱一,同船人岂不一起被打,于是一起起哄逼金抱一下船,金抱一当时仅一介书生,见此情况,认为天命难违,该由一人承担,只好跳进江中,泅回江岸。谁料那船行至江中,船底出了漏洞,不长时间便沉入江心,全船人无一生还。信佛的金抱一顿时醒悟过来,连连叩拜,并许下大愿,此去京考得中,定建一座庵堂,一报苍天,二祀落水之人。皇天不负苦心人,金抱一校场神武,殿试春风,钦定武状元。授职安庆副总兵。他不忘江边宏愿,亲选庵址捐资购置山田,修建这座庵堂。并亲题门额:
斯地胡为名及第,选官选佛悟固然;
及乎及第真空后,天上人间月一圆。
及第庵经几任比丘尼努力,庵堂规模渐次扩大成为三进正堂,从前至后,佛像供奉已成规则,当游人看这千年古寺三祖寺后,来到窗明几净的及第庵,别有一番情趣。
吴家宕
穿过赵公岭,即进入吴宕盆地,吴宕是吴氏家族的聚居地,明末清初,吴姓祖辈挑着一担箩筐来这里砍柴烧炭,见这里风水特好,落脚谋生,繁衍子孙。
吴宕环境秀美,风物宜人,游人自野寨南大门进山,心目中是奔天柱山而来,但一路山重水复,翠岗环绕,哪有天柱山踪影,可一进吴宕,过飞虹桥,北面群山中开一缝,天柱、飞来峰峦相嵌在中间,与近景村庄、中景佛子岭组成一幅天然立轴画卷,令人赏心悦目。特别是秋季,高大的枫树杨树红如丹,染得如火如荼。这里红枫树有五角杨枫,有七角的亚枫,均叶脉透亮,殷红可爱。清代著名诗人王士祯途经天柱山写下了“处处溪山好,倪黄返亦难,雪云数峰白,枫桕万林丹”的诗句,称赞这里“枫桕林丹”山色,就是元代的大画家倪瓒、黄公望也很难画得出来。
毛女峰
那均衡圆润的山峰为毛女峰,海拔576其形呈典型圆锥,坐落在玉镜峰与天柱山底部台地环形山圆心位置,其山土多于石,一峰独秀,林木葱茏.旧时正顶有伞松一棵,树冠遮地达半亩,可惜80年代遭虫害被砍伐。道教流传有毛女在此修炼,明李庚有诗:“皖伯山前毛女峰,何物女子成奇功,日饮黄精夜宿露,遍身毛羽如飞蓬。”